本节学习收获:学会3个“不变应万变”的方法,避免成为“企业定制化人才”。
我的一位中学同学,在某个耳熟能详的大外企做工程师。工作10年,接受了很多公司培训,还经常有国外出差的机会,自己的表现也一直都属于中上游。3年前,他所在的业务开始缩减人员,最近一个关系好的同事也离开公司去创业了,他也觉得自己要做些改变,打算转行。
但是,信心满满地投了几十份简历,几乎没什么回音。唯一拿到的一个offer,对方公司开出的薪酬只有现在的70%。
照理说,我这位同学也算是大公司的优秀人才,怎么出了公司,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呢?
《国富论》里亚当·斯密提到的一个扣针工厂的例子:一个工人无论如何努力,一天也生产不了20枚扣针,但有了分工之后,经过前后十几道工序,每人每天平均可以生产48000枚扣针。这就是专业化分工的高效性!
任何一家公司,从老板的角度肯定是要提高效率、多赚钱,所以必然走向专业化分工,把一个工作切成很多块,每个人都终日重复其中某一块,这样能提高效率、降低风险,同时也降低对人的依赖。
但是,这对人才来说是灾难性的。因为亚当·斯密也说过“如果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几分之一时,见识必然有限”。
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是,你成为了一个企业定制化人才,极端一点说,就像一颗螺丝钉,尺寸和材质只能用在一个产品上,挪到别处去,就成了废铁,被这个产品牢牢困住。
这是我那位同学之所以跳槽失败的原因。
那么,我们要如何避免被定制化呢?
从我过去帮助7个行业的近百家头部企业设计人才管理体系的经验来说,我给你三个建议。第一,调整主体,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;第二,提升能力,让自己成为横向可迁移的人才;第三,提升认知高度,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。
1、调整主体,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
我之前公司做的一个调研数据很有意思:10年前,一个人在一家公司所待的时间是3-4年,而现在,一个人在一家公司平均只会待1年多**。**
这是人才侧的数据,而从企业来说,我10多年前刚做咨询的时候,企业做战略规划都是5年甚至10年,而现在,能够拿得出清晰3年战略的企业,已经不多了。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3年。
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没有任何动力培养人才,一方面人才只在公司平均待1年多,培养好之后还来不及给公司提供足够多的贡献,对企业来说根本不划算;另一方面,外部环境竞争激烈,培养人才所需要的时间,企业根本耗不起。所以,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用现成的人。而当所有企业都想用现成人才的时候,其实就是企业将过去所承担的人才培养成本,逐渐转移到了个人身上。
在这种趋势下,个人不可能把安全感寄托于企业。
所以,我们现在倡导所谓“终身学习”,不是因为人们这两年突然爱学习了,是因为学习变成了生存下去所必须做的事情。企业定制化人才越来越没有竞争力,只有主动学习、提升能力才能适应时代。
怎么转移主体呢?听起来好像很虚,如何落地?很简单,当你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,就要想好:如果我离开这里,还能干嘛?就像我前面课程所说的,你去领英等等招聘网站上,搜索一下这个职位出去的人都在做什么,就知道将来是否有出路了。
2、提升能力,让自己成为横向可迁移的人才
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说:“人们常问我,未来十年,什么会改变;人们几乎从来不曾问我,未来十年,什么不会变。”
他觉得,这个世界不管怎么变,都很难想象,人们有一天会希望物品价格越高越好,物流速度越慢越好。所以,这两个因素就是不变的因素,做好这些,比每天追逐变化要有效得多。
作为人才也是一样,要想不被企业定制化,让自己成为万能零件,不受环境影响,也是要找到那些不变的因素。
那对我们来说,什么是那个不变的因素呢?就是我们之前课程提到的,可迁移能力。
当然,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有不同。在很多公司内部,针对不同阶段的员工,都会有不同的能力模型,晋升以及招聘的时候就是用这一套标准来筛人的,而且各家公司其实有很多共性,这就是可迁移能力。
如果是职场新人,要成为资深员工或者主管,需要具备:独立思考的能力、多任务高效工作的能力、清晰表达的能力、基础的人际拓展能力。
如果到了要带一个小团队、或者在公司内部管理一些项目的阶段,则需要具备: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的思维能力、辅导和激励下属让团队提升效率的能力、在公开场合演讲表达能力、处理复杂人际冲突的沟通能力。
而如果是成为管理者,开始带整个部门的时候,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:在思维方面,掌握战略思维以及理性的经济学思维;在效率方面,需要掌握一些运营和财务的知识,更好地配置资源;同时,需要掌握营销思维,贯穿在工作全流程中;最后,在人际方面,需要全面的领导力。
3、提升认知高度,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
上面讲的是提升可迁移能力,这样不局限在某个垂直领域。而除了横向可迁移之外,还得纵向可迁移,也就是说,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。就像亚当·斯密所说的,如果你全部精力都在某个产品的某个工序,见识一定是有限的,所以你得跳出这道工序,了解整个产品。
你需要去思考:
- 这个行业和公司的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?
- 对用户对社会的价值是什么?
- 你所在的部门和岗位,对公司的核心价值是什么?
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,至少成为一个比螺丝钉更大的零件。
而且在职场,职位越高,对专业的要求会降低,而对战略全局观、商业敏感度和领导力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。
那如何去提高这些能力呢?
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是去读个MBA,领英在2017年的报告显示:高达79%的职场白领都想过读MBA。但实际上,去读的只占中国职场人比例的不到1%。几十万的学费、2年的时间,都是极大的机会成本。
好了,总结一下这节课程,要想不成为“定制化人才”,我们需要:第一,调整主体,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;第二,提升能力,让自己成为横向可迁移的人才;第三,提升认知高度,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。
到这里呢,你已经完成了这个课程的学习。
我们稍微总结一下:首先我们学习了冰山模型,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不喜欢一份工作,以及怎么找到跟自己匹配的工作;接着,继续从冰山模型出发,分析应该把时间花在什么要素上面,才能有市场价值的提升,我们得出了提升能力的结论;然后我们通过两小节讲了能力如何提升,首先是找到自己的天赋,也就是隐藏的能力,其次是掌握3个方法、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能力;而要做到这些,离不开对学习的坚持,坚持学习很难,而意志力又很有限,所以要掌握理性、感性和情境三类方法。最后,关于如何应对未来的加速变化,答案是不要成为企业定制化人才。
通过这6小节课程,我想要告诉你的是:无论你对未来迷茫也好、遇到发展瓶颈也好,其实都是有解决方案的。社会发展到今天,你所遇到的几乎每个问题,这个世界上都有人曾经成功解决过它,我们要做的,就是去学习**,没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重复造轮子。**克林顿曾提到,世界上几乎每个问题都已经在某个地方被某个人解决,我们的挑战是找到那些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马斯洛说:“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”,给自己一个机会,用几个月的时间,真正用正确的方法,来训练一下自己,看看自己最好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!